從昆明出發,顛簸了一夜的火車,來到金庸筆下的大理。大理古城、段氏家族、天龍寺,這些都曾在“天龍八部”里讓人記憶深刻。因此,此次大理之行增添了幾份神密……
下了火車,約五點左右,天還是灰灰的暗,來車站接我們的是一位頭帶風花雪月包頭的金花導游。我睡意未醒,跟著導游上了一輛中巴車,在車上,導游介紹了當地的風俗人情,她還告訴我們,現在的地域已經所屬高海拔地區,人容易犯困,加上景色優美,所以大家不要應了那句當地人對外來游客的評價:上車睡覺下車撒尿,來到景點就是拍照,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。大理,段家曾經的顯赫帝國,古城東臨洱海,西枕蒼山,規模壯闊,方圍12里。城樓雄偉,風光優美,是很多古裝影視的理想拍攝景地。
導游還告訴我們,這里出來工作的,、做生意賣水果的都是女人,男人只是在家中帶帶孩子,這也是云南十八怪中的一怪:娃娃全由男人帶。
不知不覺的睡意朦朧中,在這位導游詼諧幽默的介紹中,車子已經駛進了崇圣寺三塔風景區。走下車來才發現,天空已經微微發亮,蒼山、白云、藍天,還有山頭上那沒有化盡的雪,此情此景,如入詩中,如入畫中。
崇圣寺,也就是金庸筆下的天龍寺,為大理段家的皇家寺廟,我心中突然一閃:可惜六脈神劍劍譜早已被枯容大師所毀。走進崇圣寺,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高高聳立在寺內的三塔。大理三塔中,大塔又名千尋塔,略顯臃姿,是尊奉以胖為美的唐朝所建。方形磚塔,共有16層,塔頂四角各有一只銅鑄的金鵬鳥,傳說用以鎮壓洱海中的水妖水怪。
分立在大塔兩側的南、北兩小塔,亭亭玉立,是宋時所建。是一對八角形的磚塔,都是10級。三塔渾然一體,氣勢雄偉,具有古樸的民族風格。三塔歷經幾次大規模的地震,只有兩側的小塔略有傾斜,在這個地震活躍的地域,沒有高層建筑的城市,卻保存如此完好,不能不說是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。
繞過三塔,在院中有一小池,許多游客在此駐足留影。經導游介紹,這池非同尋常,它的位置,正好能將三塔倒映其中,游客在此拍照,既能拍到三塔全景,又能清晰地看到水中三塔,與“六塔”合影,實為妙事。
走出景區,仍依依不舍,回頭望去,拍下三塔景色,以作留念。